三山湖 跨鄂州市和大冶市,属沉溺型洼地滞积湖。水位20.00m,长10.7km,最大宽8.8km,平均宽2.3km;原有面积73.2平方公里,围垦后现有面积24.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4.8m,平均水深2.8m,蓄水量0.68亿立方米。
地理环境
三山湖 跨湖北省鄂州市和大冶县。
湖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1月平均气温4.8℃,7月平均气温28.4℃。多年平均无霜期258.2d,降水量1 330mm,蒸发量1 146.3mm。集水面积243平方公里,补给系数10。湖水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汛期尚有梁子湖、保安湖湖水注入;出流经长港于樊口大闸排入长江。
历史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的三太子率九只乌龟云游四方,至今樊湖地带,突感腹饥难忍,周围又无物裹腹。于是,九龟一齐跪于三太子面前:“太子殿下,臣等心脏可供殿下充饥!”太子惊曰:“尔等心脏取下,岂不丧命?”九龟答:“殿下取出臣等心脏后,臣等即睡去;过两个时辰再叫醒臣等,臣等即可活转来。”太子大喜,遂以龟心为菜,长江之水为酒,胡吃海吞起来。龟心味奇美,三太子喝得酩酊大醉,昏昏睡去……谁料这一睡便是三个时辰,那九只乌龟,每三只靠在一处,再也唤不醒来……三太子顿足捶胸,将杯盏碗碟扫下石桌,那杯中所剩残酒倾泼,便成了今日的三山湖;那九只乌龟便化作湖中的小岛———三山相连的九个山峰。
清同治6年(公元1867年)的《大冶县志·山》有记载:“三山,在县西河泾堡河泾湖之中,距城九十里,形如地肺”;“石碧寺,在河泾湖中石碧山上”。由此可见,当时的“河泾湖”就是现在的“三山湖”。到清光绪11年(公元1885年)的《武昌县志·水利》就出现了“三山湖”的名称。但从1867年到1885年间“河泾湖”是何时改称“三山湖”的,就不得而知了。
自然资源
旅游信息
自驾:武(汉)黄(石)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可达,宜(昌)黄(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经九十里长港也可直达。
参考资料三山湖旅游度假村 出行路线.南北游.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