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宜春市下辖县。位于东经114°24'30"~115°08'00",北纬28°12'33"~28°41'56"。地处江西省西北部,宜春市北部,东与高安市相邻,南与上高县相连,西南与万载县接壤,西北与铜鼓县毗邻,北与奉新县、九江市修水县交界。:16552023年末,宜丰县总人口292158人(公安年报),总户数97219户。截至2024年7月,全县国土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宜丰县人口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26个少数民族。
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9年),宜丰建县自此始,治天宝。:16551914年,复名宜丰县,属庐陵道。:16551949年7月17日,宜丰县人民政府成立。:16551952年9月,隶南昌区。:16552000年6月,宜春市撤区设市,宜丰仍属之。:1655 截至2022年10月,宜丰县辖9个镇、4个乡、1个工业园、3个场。人民政府驻新昌镇新昌东大道1号。:1655
宜丰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2度。宜丰县地处九岭山东南麓隆起带和萍乐凹陷带的交接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渐次倾斜。:1655宜丰县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省5A级乡村旅游点1个,省4A级乡村旅游点2个。是中国竹子之乡、猕猴桃之乡、白颈长尾雉之乡、南方红豆杉之乡、中华蜜蜂之乡,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等国字号荣誉。
2021年,宜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19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6:44.8:39.6调整为14.1:46.4:39.5。地处中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与南昌市、长沙市和武汉三大省会城市形成了1小时、2小时、3小时交通圈。
名称来历
三国吴黄武年间(222年~229年),因取“炎凉适宜、物阜民丰”之意而得名。:1655
历史沿革
古代
春秋战国时,境域先后属吴、越、楚国。:1655
秦,属九江郡。:1655
刘宏中平年间(184年~189年),析建城县增设上蔡县,境地分属2县。:1655
三国吴黄武年间(222年~229年),析建城、上蔡县增设宜丰、阳乐2县,宜丰建县自此始,治天宝。:1655司马曜太元年间(376~396年),宜丰县并入望蔡县(上蔡县)。:1655
萧衍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复设宜丰县,仍属扬州豫章郡。:1655杨坚开皇九年(589年),宜丰、望蔡、康乐(阳乐县)3县同人建城县。:1655
李渊武德五年(622年),析建城县分设宜丰、望蔡、阳乐、华阳、高安5县,属洪州总管府靖州;武德八年(625年),宜丰、望蔡、阳乐、华阳4县并入高安市,属洪州都督府洪州。:1655因唐代道、府、州、郡名频更,宜丰地先后属江南道洪州、江南西道洪州、豫章郡、镇南军的靖州、米州、筠州、但宜丰地属县县名仍为高安。
五代十国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析高安县设上高县,境域分属高安、上高2县。:1655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设新昌县(大体为今宜丰县地域),属江南路筠州。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属鄂州路筠州。:1655绍兴十三年(1143年),属江南西路高安郡;十八年(1148年),属江南西路筠州;:1655宝庆元年(1225年),属江南西路瑞州。:1655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瑞州路。:1655元贞元年(1295年),新昌县升新昌州。:1655
明洪武五年(1372年),新昌州复为新昌县,仍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瑞州府;九年(1376年),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瑞州府,直至清末。:1655
近代
1914年,复名宜丰县,属庐陵道。:1655
1926年,撤道,县直隶省辖。:1655
1931年,县属第一区。:1655
1932年,县属第八行政区。:1655
1933年,将今潭山镇、天宝乡以及同安、花桥乡的部分地区划出,与毗邻的修水县、铜鼓、奉新县3县部分地区设立找桥特别区(县级建置),为全省8特别区之一。:1655
1935年,撤销找桥特别区,恢复原建制;同年,宜丰县属第二行政区。:1655
1949年7月17日,宜丰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袁州分区,全县划分为城关、棠浦、潭山、芳溪镇、宣风5区共34村。:1655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7月,辖城关、新荷、棠浦、潭山、芳溪、宣风6区72乡2街道,乡以下设选区。:1655
1952年9月,隶南昌区。:1655
1958年12月,南昌专区改驻宜春市。:1655
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称宜春专区,宜丰属之。:1655
1961年6月,黄岗山垦殖场划归省管辖。:1655
1968年2月,宜春专区更名宜春地区,宜丰属之。:1655
1973年1月,黄岗山垦殖场再次划归省管辖。:1655
1983年12月,撤社建乡,共辖14乡、1镇、200村。:1655
2000年6月,宜春撤区设市,宜丰仍属之。:1655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宜丰县辖9个镇、4个乡、1个工业园、3个场。人民政府驻新昌镇新昌东大道1号。:1655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宜丰县位于东经114°24'30"~115°08'00",北纬28°12'33"~28°41'56"。地处江西省西北部,宜春市北部,东与高安市相邻,南与上高县相连,西南与万载县接壤,西北与铜鼓县毗邻,北与奉新县、九江市修水县交界。:1655
地质
宜丰县内出露的地层以前震旦系、白垩系和第四系为主,石炭系、二迭系、三叠系、侏罗系次之。县境内由侵入岩和喷出岩等系列岩浆岩组成,这些岩浆岩在境内出露面积约为63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县境内北部。宜丰县处于九岭隆起和萍乐凹陷带的复合部分、北北东向(新华夏系)为主。东西向构造为县内最古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式,早期以褶皱为主,晚期断裂发育。:76-77
地形地貌
宜丰县境内地貌特征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平均海拔在45米至1480米之间,平均比降约2%。西北部为山岳区,东南部为丘陵区。山岳区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丘陵区山包起伏,地势较西北低平。地貌类型分为低山地形、侵蚀低山丘陵地形、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地形、河谷堆积地形。地形分为:西北部山地地带,面积1142平方千米;东南部丘陵地带,面积793平方千米。主要山峰有黄岗山、石花尖、九龙尖、古阳寨、仙姑、东庵、青洞山等。境内最高点麻姑尖位于黄岗镇,海拔1480米;最低点凌江口位于石市镇,海拔45米。:1655
气候
宜丰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1月平均气温5.1℃。:16557月平均气温28.3℃,平均气温年较差23.2℃。生长期年平均307天,无霜期年平均257.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58.5小时,年总辐射100.91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84.2天(一般为3月4日至12月16日)。年平均降水量1779.5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8.7天。降雨集中在每年4~7月上旬,6月最多。:1655
水文水利
宜丰县位于赞西北九岭山脉南麓,县内溪涧蜿蜒曲折,密布全县。境内水流属长江流域赣江水系。:54主要河道有一级河流锦江1条,境内总长32.5千米,流域面积269平方千米;二级河流耶溪河、长港、棠浦河共3条,总长204.7千米,流域面积935平方千米;三级河流有石桥河、黄沙河、香源河、芭蕉河、石陂河、社溪河等105条,总长520千米,流域面积605平方千米。境内有大小河流共253条,总长957.2千米,流域面积1873平方千米,河网密度0.5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5.1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耶溪河,源于石花尖山麓的胡家山,从西向东,流经境内潭山镇、天宝乡、桥西乡、新昌镇,在石市镇凌江口汇人锦江,境内长72.9千米,流域面积747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5.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石桥河、芳源河、黄沙河、敖桥河等12条。:1656
宜丰县有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20座、小(二)型水库96座、山塘1741座。有中型灌区3个,其中丰产灌区灌溉面积8.2万亩,光华灌区1.06万亩,大丰灌区1.25万亩。
自然灾害
宜丰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冰雹、滑坡、泥石流、龙卷风、雨雪冰冻等。旱、涝出现概率51.3%,一般各为四年一遇。大旱、大涝各为八年一遇。:1656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宜丰县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银、铜、铅、锌、锡、铍、、、锂、、、铁等32种。其中煤炭储量2500万吨、瓷土1.3亿吨、铁矿石733万吨,大理石554.8万吨。已经开发的有煤矿,位于新庄、棠浦、澄塘等乡镇,矿区面积6.5平方千米,地质储量2000万吨,可采量860万吨,年产煤40万吨;瓷土(含白陶土、锂瓷石)矿,位于同安、花桥等乡镇,矿区面积18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1亿吨,可采量8000万吨,年产量130万吨:铜铅锌矿,位于新庄镇,矿区面积3.8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9亿吨,可采量1.1亿吨,年产矿石量60万吨。:1656
宜丰县境内煤矿区有棠浦矿区、牌楼煤矿区、教桥煤矿区、同安鹅颈一党田锂瓷石矿区、白土洞高岭土矿区、坳溪瓷土矿区等矿区。:62-63
水资源
宜丰县地表水资源年流量20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4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亿立方米;矿泉水主要分布在黄岗镇、天宝乡、花桥乡,其中黄岗镇港口村矿泉水日出水量达120吨;可用于养殖的水面27平方千米。:1656宜丰县水质好、储量大,可开采天然矿泉水储量超过3万吨/天,偏硅酸含量高达80mg/L,是国内矿泉水品牌百岁山的水源地。
生物资源
宜丰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拥有森林面积178.5万亩,野生植物种类约250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苏铁四种,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有木莲、楠木等37种。:1656
宜丰县有野生脊椎动物34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豹、云豹、黑麂、蟒蛇等6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鸳鸯、白鹇、猕猴、大鲵属等36种。:1656
森林资源
宜丰县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称号。宜丰县拥有面积约90万亩、总量约60万株的红豆杉,毛竹林面积87万亩,活立竹蓄积量1.26亿根,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
土地资源
宜丰县成土母质有五大类: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泥质岩类风化物;二送系、三叠系,侏罗系砂岩与粉砂岩等岩石风化物;红砂岩类风化物;第四系红色黏土;近代河流冲积物。土壤类型有县内土壤有水稻土、潮土、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5个土类10个亚类26个土属50个土种。:57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年年末宜丰县总人口295568人(公安年报),总户数97765户,家庭户平均规模3.02人。全年出生人口1993人口,出生率6.25‰;死亡人口1171人,死亡率3.67‰,人口自然增长率2.58‰。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情况,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130553人,占总人口的51.61%;女性122421人,占总人口的48.3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6.6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07相比下降1.43。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54832人,占总人口的61.2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98142人,占总人口的38.80%。
民族构成
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统计,宜丰县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宜丰县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等27个民族。汉族占比99.64%,其他民族占比0.36%。
宗教
宜丰县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等宗教。佛教南禅五宗的曹洞宗、临济宗发祥于宜丰境内的洞山和黄檗山,素有“临济临天下、曹洞曹半边”之说,被尊为“禅宗祖庭”。
方言
宜丰话属赣语。因地处山区,交通阻塞,长期的封闭状态影响了与外界的交流,故宜丰话在赣方言中又独具特色。历代不断迁入的移民,由于籍贯、民族不同,语言各异,至今宜丰县还存在着多种语言,仅次于本地话的为宜丰客家话(约占全县人口的十分之一)。本地话内部长期受邻县和定居移民的影响,除新昌腔外,还有潭山腔、花桥腔、棠浦腔和石市腔之分。新昌镇地处本县腹心,长期以来是本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所以,新昌腔最具地方性,是本县代表性语言,宜丰方言,即以新昌腔为代表,记音用国际音标。:750
经济
综述
2021年,宜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19亿元,增长8.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86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1.81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52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6:44.8:39.6调整为14.1:46.4:39.5。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64元;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7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1.9%,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7.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5.1%;房地产投资增长41.1%。
第一产业
宜丰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米生产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大豆、薯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蚕桑、葛、茶叶、棉花、油料、蔬菜等。蔬菜主要品种有黄瓜、辣椒、茄子、白菜、豇豆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果树主要品种有猕猴桃、杨梅、柑橘、板栗、桃等。渔业以、草、鲤、鲢、鲫鱼类为主。:1656
2021年,宜丰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0692万元,增长9.3%。粮食种植面积38.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7.7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4.67万吨。全县肉类总产量29207吨。高标准农田、富农产品基地、绿色有机食品原料生产面积分别新增3.09万亩、4.33万亩、0.5万亩,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绿色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增至30家、45家、786家、310家。“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达121个,“姚勉状元粮”获评“中国富硒好米”,江西盈科泉茶叶有限公司获批“中国农技协江西宜丰茶叶科技小院”。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38.2万千瓦。
第二产业
宜丰县工业初步形成了以竹产品、矿产品、鞋革服装、陶瓷建材、医药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竹产品、鞋革服装、陶瓷建材、新型能源等产业集群。:1656竹产业科创园是全省五个重点打造的竹产业园之一,竹加工规模以上企业27家,竹产品获评江西省著名商标4个,竹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6家,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5.5亿元,增长31.2%;利润总额36.7亿元,增长54%。工业园区税收和亩均税收跨越新台阶,分别达10亿元、5万元,新能源电池首位产业集聚度达60.3%。制造业升级成效明显。成功引进宜春时代、国轩锂业、科宇新能源等“头部”企业、优质项目,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施技改项目63个,盘活闲置低效企业11家。汇能电器等5家企业分别入选全省民营企业100强和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振盟新能源荣获市政府质量奖。全年工业园区完成税收11亿元,增长21.3%。投产企业189家,主营业务收入370亿元,增长29.0%;利润总额31亿元,增长44.5%。2021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1060万元,增长7.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11.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08014平方米,竣工面积697635平方米。
第三产业
宜丰县结合秀美乡村建设,依托农耕文化、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创建A级乡村旅游点引导和推动全县乡村旅游业发展。
2021年,宜丰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967万元,增长18%。2021年,宜丰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9.5亿元。全县1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763.3万元。全县引进省外资金54.35亿元;引进境外资金9222万美元;出口创汇3.19亿美元。文旅产业逐渐升温。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591.2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8.81亿元,增长14.7%。
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丰县有省级非遗文化项目两项,分别为宜丰恒白话故事、宜丰洞山传说。
宜丰“恒白话”故事,是赣西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口头文学。它发端于宜丰县芳溪镇新村村,流传于宜丰全境,辐射万载县、上高县、铜鼓县等周边县市及远传江苏省部分地区,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洞山位于宜丰县同安乡境内,距县城21公里。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中“曹洞宗”的发祥地,距今已有1150年的历史, 自唐至清,洞山在一千多年禅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诗文楹联、成语典故和传说故事,被当地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口耳相传,形成民间口头文学。
民俗节庆
牛墟始于宋代,初以耕牛买卖为主,故称牛墟,后来农具等生产资料成为交易主角,时间固定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六至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演变成县城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吸引来自安徽、湖南省、湖北、上海市等省市及省内各地商人。20世纪80~90年代,县城牛墟达到鼎盛时期,新昌西大道和解放路摆满摊位,总数达1200多个,成交额超千万元。90年代后期,牛墟摊位开始减少,但交易额仍呈上升趋势。2011年牛墟上市摊点610多个,市场成交额近2500万元,上市人流量达14万多人,高峰期日人流量达5.2万人次。:1660
五香茶潭山、黄岗等乡镇的山区居住着不少客家人的后裔,数百年来保持着客家习俗一“五香茶”。接待贵客的茶水中放人绿茶、菊花、青豆、花生仁、红白萝卜干,称为“五香茶”。:1660
美食特产
土特产品有精制蛋白乳、野生茶油、南坪手工米粉、猕猴桃果脯、蜂蜜、野生云耳、金钱菇、葛粉、方便竹笋、糖醋姜、豆豉姜、柚子片、南酸枣等。:1660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宜丰县共有幼儿园78所,小学32所,初中17所,高中2所,中职1所。2021年全县共招生13648人;2021年末全县在校学生人数5174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51.2%。全县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52年。
宜丰县有宜丰中学、宜丰县第二中学、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宜丰中等专业学校、宜丰县崇文中学、宜丰县特殊教育学校、宜丰县第三中学、宜丰县新庄中学、宜丰县黄岗中学。
科技事业
2021年末,宜丰县拥有各类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56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2449人。全年共获得专利授权308项。
文体事业
2021年,宜丰县共有文化事业机构4个,影剧院3个。县图书馆总藏书量14.9万册,总流动人数8.7万人次。博物馆文化藏品1304件,文物保护单位512处,其中省级保护单位31处。
截至2020年底宜丰县体育场地数量已达到1340个,其中体育运动场馆占地总面积为62.381万平方米,按宜丰县常住人口25.3万人计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7平方米,较2019年人均场地面积增长24.7%,大大超过了国家人均面积1.8平方米的标准。2021年,宜丰县共举办县以上运动会22次,参加运动会人数6895人次。全县体育健儿在国内比赛中获金牌86枚,银牌52枚。
医疗卫生
2021年,宜丰县妇幼保健院完成整体搬迁,170家村卫生室开通基本医保门诊结算业务,实现直报系统“村村通”。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不含诊所)18个,实有床位1529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5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16人,注册护士617人。
宜丰县有二级公立医院3所,分别为宜丰县人民医院、宜丰县中医院、宜丰县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下20所,其中乡镇卫生院14所、场矿医院2所、民营医院4所。
社会保障
2021年,宜丰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6405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3840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903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422人。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机构31个(包含民办),福利院床位数2441张。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693人。2916户6198名建档立卡脱贫户脱贫质量稳定,人均收入达13974.45元,增长13.5%,116户277名“三类人员”生活得到保障。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64元,增长8.7%;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7元,增长10.0%。
人居环境
2021年,宜丰县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3%,提升0.3个百分点,PM2.5、PM10浓度分别低于市均值19.35、26.79个百分点,地表水省考、县界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2021年万元GDP能耗0.2667吨标煤,下降3.4%。
交通
综述
宜丰地处中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与南昌市、长沙市和武汉三大省会城市形成了1小时、2小时、3小时交通圈。2021年,宜丰县交通运输和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63708万元,增长10.3%。 2021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550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3172万吨,货运周转量861404万吨公里;客运量65万人,旅客周转量5024万人公里。
公路
2021年,宜丰县武吉高速、昌铜高速、南昌-上栗高速公路、铜万高速均竣工通车,境内拥有5条高速、3大枢纽、7个出口,总里程141公里,高速公路密度全市第一。有大庆-广州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44.2千米,双向四车道,有县城和天宝乡两个出口,分别通往新昌镇、芳溪镇、澄塘镇、工业园、天宝乡、潭山镇、同安乡等地。320国道大万一级公路过境,双向四车道,境内长9.8千米,通往上高县、高安市和万载县。3条省道过境,其中石境一镇岗公路(S223)境内长53.5千米,通往奉新县和上高县;修水一万载公路(S227)境内长40.1千米,通往铜鼓县和万载县;东阳一华联公路(S308)境内长4.1千米,通往铜鼓县和奉新县。有县乡(镇)级公路45条,总长569千米。:1659
公共交通
宜丰县207个行政村通村客车线路总里程超800公里,基本形成了以乡镇为单元、以行政村为节点、覆盖全县所有镇村的通村公交网络,实现“一元公交”村村通。全面优化农村客运线路,全区设计优化农村公交线路,沿线布点、以线串面,实现真通实达,村村开通率100%。
铁路
宜丰县有浩吉铁路过境,“蒙华铁路”北起内蒙古自治区浩勒报吉站,途经内蒙古、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北、湖南省,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市,线路全长1837公里,总投资高达1598亿元。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1年末,宜丰县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分别为洞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南屏瀚峰文化园。省5A级乡村旅游点1个,为炎岭村,省4A级乡村旅游点2个。
主要景点
洞山,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同安乡洞山村,距宜丰县县城21公里(旅游专线公路),是中外佛教禅宗思想曹洞宗的发祥地,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普利禅寺是江西省重点寺院,素有“洞天佛国,释家祖庭”的盛誉。
官山自然保护区是江西省建区最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它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西段的宜丰、铜鼓县两县境内,总面积11500.5公顷。保护区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主峰麻姑尖海拔1480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3.8%。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野生生物类型多样性。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300余种,昆虫1600余种。珍稀动物主要有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云豹等37种。保护区内有维管植物2344种,其中珍稀植物主要有银杏、南方红豆杉等200余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双花木等20种。
南屏公园位于县城南郊,是省级森林公园,也是全省县级最大的公园。面积820亩。园内主要栽种有樟、桂、松、含笑、水杉、枫香树等树种,设有游乐区、桂花园、动物馆、种竹园(有竹子118种)、水上世界、国防教育园等。主要景点有岳王庙、烈士纪念碑、太子塔、九钟楼、广福寺等。:1659
东方禅文化园位于县城东郊,总投资1.5亿元,面积1000亩,规划为“一塘、一林、两园、一馆、一中心、一寺”(即荷花塘、五百罗汉景观林、百词百意园、禅师语园、禅历史博物馆、禅修中心、资寿寺)。2008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已竣工,现建有门区、五百罗汉花岗石雕像景观林区、荷花塘区,资寿寺已开工建设。:1660
竹文化园位于县城东郊,面积160亩,由正门广场区、竹种栽培区、竹博馆区、竹生活体验区四部分组成。竹种栽培区栽种有219种19万多株竹子,竹博馆区的竹博馆,是一座苏州市园林式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分为六个厅:序厅、竹资源分类和培育厅、竹加工与竹生活厅、竹文化与艺术厅、竹科技与未来厅、多媒体休息厅。:1660
渊明湖水利风景区(以陶渊明故里所在地国家中型水库丰产水库而冠名),位于宜丰县澄塘镇钩下村,距县城17.5公里,离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宜丰出口16公里。渊明湖水利风景区核心景区(丰产水库)面积47.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4平方公里。2011年11月经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天宝古村现有民居230余幢,明清古建筑170幢,其余为解放初期仿古民居。其中重点保护的有22栋,古石板路总长7375米,古巷43条,古门楼23个,古井36眼,古桥9座,古牌匾25块等。明清建筑分宗祠、亭阁、画锦堂、观音堂、官厅、民居、石碑坊、宝塔、庵观寺庙等十大类。建筑风格外观为风火山墙翻天井式,内为木结构,分穿斗式、抬梁式,也有穿斗与抬梁相结合风格式建筑。屋顶有硬山顶和歇山顶。古村房屋坐北向南,分排林立,规划完整合理。
文物古迹
崇文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南郊。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修,为宜丰县的标志性建筑。塔有七层,高45.5米,为八面楼阁式壁内折上型砖石结构,占地50平方米。:1660
人物
辖区内著名诗人有澄塘的陶渊明、惠洪,政界官员有新庄的姚勉、天宝的刘师舜等,军界人物有潭山的邹维琏、芳溪的熊雄等。:1660
荣誉
参考资料宜丰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1-28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1-28
宜丰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宜丰县人民政府.2025-06-11
宜丰简介.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3-15
宜丰县民族组成数据.红黑人口库.2023-03-16
宜丰县行政区划.国家统计局.2023-01-28
宜丰概况.宜丰县人民政府.2025-06-17
宜丰县.宜春市人民政府.2023-01-28
宜丰县河湖概括.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3-06
宜丰县荣获“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称号-中国,丰县,南方,宜丰,宜丰县,-宜春频道.中国江西网.2023-03-15
宜丰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3-15
江西宜丰:一三产业融合 旅游发展致富.江西数据库.2023-03-22
代表性项目.江西省非遗物质文化研究保护中心.2023-01-28
宜丰恒白话故事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2023-01-28
宜丰洞山传说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2023-01-28
宜丰县中小学信息.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3-06
宜丰县体育场地设施基本情况.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3-06
宜丰县中医院凝心聚力谋发展,守正创新铸名院.宜丰信息港.2023-03-06
凝心聚力 提质增效.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3-06
2021年上半年宜丰县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工作情况.宜丰信息港.2023-03-06
宜丰县实现“一元公交”村村通.江西省交通运输厅.2023-01-28
蒙华铁路上高段、铜鼓段、宜丰段建设如火如荼.大江网宜春频道.2023-03-22
同安乡洞山村:风景这里独好!.腾讯网.2023-03-22
遇见美丽江西 | 禅风竹韵,乐享宜丰.搜狐.2023-03-16
宜丰乡村旅游点系列推介▕七彩炎岭.腾讯网.2023-03-16
洞山(中国佛教禅宗曹洞宗发祥地、国家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1-28
江西省官山自然保护区.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1-28
自然环境.宜春市人民政府.2023-03-22
南屏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1-28
渊明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1-28
天宝古村:江西第一古村.中国国家地理.2023-03-17
江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江西省人民政府.2023-01-2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023-01-28
陶渊明(365-427).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1-28
惠洪(1071—1128).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3-15
姚勉 (1216—1262).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3-15
邹维琏( ? 一1635).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3-15
刘师舜(1900—1996).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3-15
蔡突灵(1882—1949).宜丰县人民政府.2023-01-28
农业农村部关于命名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1-28
生态环境部命名第三批8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央广网.2023-01-28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2023-01-28
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 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新华网.2023-01-28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