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设计学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是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新兴专业领域,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前沿的科技成果进行艺术创作和实践,提供传统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多维度感官体验,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嗅觉等多种方式创造出浸入式的互动作品,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毕业后可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继续深造,也可从事数字电影软件设计师、电脑美术设计师等工作。

专业发展

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中,公布了《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内容里将新媒体艺术专业作为新增审批本科新专业,学科门类艺术学,专业类别归属于计学类,专业代码为130511T。目前有南京传媒学院河北美术学院等院校开设此专业。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本设计审美素质和修养,社会责任担当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掌握产品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修养和素质,掌握必备的新媒体艺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

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基础核心及本专业核心知识;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特性和国内外最重要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以及基本研究方法;能够运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和认识问题,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对相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课程体系

新媒体艺术专业属于设计学类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干学科、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有新媒体概念设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理论等。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专业类课程采取基本理论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全程参与;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轴,根据不同专业组织具有案例教学特征的单元内容展开专业技能训练;实验室专业类课程则根据本类专业领域特征相关前沿技术、创新项目展开实验性教学与研究。

毕业写作

毕业创作(设计)是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均以其教学内容的交叉性作为主要特征,各高校应依据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学科背景,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突出各自特点。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的毕业创作(设计)是对学校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进行总体水平检测的主要手段,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创作(设计),主要包括视听类作品、交互类作品、插画漫画类作品、技术开发类作品及研究性论文等。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该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继续深造,研究生专业有染织艺术设计研究、环境设计研究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数字电影软件设计师、电脑美术设计师、视觉效果设计师;影视剪辑师、三维特效设计师、虚拟仿真表现设计;设计部门负责人/CEO等方面工作,也可报考哈尔滨铁路公安局、江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国家公务员单位。

师资队伍

高校专任教师数量应与学校的学科地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授课学时相匹配,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的办学条件指标,生师比应不高于11:1。可根据专业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主讲教师,尤其应积极聘请具有实践经验并来自行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须纳入教师考核,聘请校外教师经折算后计入教师总数;应合理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实践教学辅导。

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满足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90%;主讲教师应全部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教学及毕业创作(设计)指导工作的专任教师,原则上都应具有相关创作、研究实践经验或行业内从业经历;拥有艺术学与工学领域内多种学科背景、毕业自多所高校的复合型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的知识背景应能够覆盖本专业的所有知识领域;专业带头人应由在本专业教学、研究(或创作)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资深专任教师担任。

教学条件

各高校应保证设计学专业教学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条件。学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除保有一定数量的、可覆盖设计学各专业知识体系的图书、期刊、文献、影像资料外,每年还应增置一定数量的国内外设计专业数据信息库以供在教学中查询使用。学校应具备开放式的网络硬件及软件服务的平台,方便学生和教师自由便捷地获取网络知识和相互交流。重点院校生均设计学类专业图书不少于100册,生均年购进图书不少于20册;师范院校和地方院校可以略低于此标准,但生均图书不少于50册,生均年购进图书不少于10册,各高校应具备基本的教学空间、办公场所和教学设备,能满足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场地应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生均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并配备必要的互联网、计算机终端、影像文献录制、储存、打印、播放等各种设备。

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教研工作室、工艺实验室、教授研究室,以及展示、讲座、讨论、师生交流等教学辅助空间。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各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B+的学校共有4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4中国大学新媒体艺术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1所,A+档次的学校3所,的学校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4-2025年新媒体艺术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1所,等级5★-的学校1所,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开设院校.阳光高考.2023-05-16

新媒体艺术专业介绍.中国教育在线 掌上高考.2023-04-30

新媒体艺术专业介绍.绵阳城市学院招生网.2023-04-30

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05-16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6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册).中国传媒大学 .2023-04-30

新媒体艺术.南京传媒学院招生网.2023-04-30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 .国家公务员局.2023-05-16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www.shanghairanking.cn.2024-04-19

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新媒体艺术专业排名(研究型),北京电影学院第一.www.chinaxy.com.2024-05-16

2024-2025年新媒体艺术专业排名_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www.nseac.com.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