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剑翘

施剑翘(1905—1979年8月27日)原名施谷兰,出生于安徽桐城市沙子岗。她的家人共七位,从小生长在山东济南,生父施从云,后过继给其弟施从滨(一说生父为施从滨),母亲名为董太后,施剑翘以刺杀民国军阀孙传芳的身份闻名于世。她生长于中国旧军人家庭,对诗词歌赋颇感兴趣。1925年秋因在奉直战争其父被直系军阀孙传芳杀害示众,施谷兰由此立下刺杀孙传芳而替父报仇的志言,于后来便改名为施剑翘。

在近十年的曲折和等待后,施剑翘抓住孙传芳在天津居士林听经坐拜的机会,遂使用准备好的手枪枪杀孙传芳,事后自首。此事引得时人关注,大众与媒体纷纷声援施剑翘,冯玉祥、于右任等社会上流也出面调停,如此法院对其案审判因难以定义而几经波折,终以1936年10月14日国民政府当局签署对她的特赦令而结束。特赦后她与丈夫离婚并回到家乡,在之后的抗击日本侵略中向国军捐献飞机,积极做事并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关系,参与保护投诚者刘善本的家人。新中国成立后她潜居北京碧云寺做居士,在60年代被卷入动乱,后获平反,70年代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79年8月27日在其74岁去世,火化后骨灰葬于苏州城西天灵公墓。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一事引起了社会对于性别之论争、法制改革和法外正义孰轻孰重等问题的思考:近代藏书家谢其章认为这种“私人报仇泄愤”的事情不应当是“光明社会中应有的事件”;而当时社会媒体与民众同情施剑翘遭遇,皆报道或议论此为“义举”。如此现代有学者认为施剑翘事件是一场从个人家族“私仇”最后蔓延成公共性事件的典型法律案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施谷兰出生于山东济南的一个中国旧官僚家庭,其父亲施从滨是奉系张作霖手下的将领,归张宗昌节制。施谷兰自幼为父亲所疼爱,既长即喜爱古典文学,家里便请教书先生教她文言文知识。

民国十一年(1922年),施谷兰从天津女子师范学校毕业。

为父报仇

民国十四年(1925年)其父山东军务帮办兼第二军军长施从滨在直奉战争中被孙传芳俘虏并斩首,甚至将其头颅挂在蚌埠车站的一木杆上示众。施谷兰得知后悲痛恸绝,遂欲刺杀孙传芳为父报仇,作诗以明志。后因施谷兰身为长女,几个弟弟幼小需要人照顾,于是她最初将施刺的任务寄予自己的男性亲属完成:其叔兄施中诚的父亲早逝,是施从滨将其抚养长大,在施从滨遗像前他发誓要报杀亲之仇。于是施谷兰为其方便,便求找父亲生前上司张宗昌看在她父亲的关系上安排施中诚为团长。之后施谷兰找到施中诚想要他兑现誓言,他以模糊不清的理由拖延和推辞,遂不成。

如此施谷兰将为父报仇的希望托付给别人。民国十七年(1928年),施中诚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读书时的同学施靖公答应施谷兰为其父报仇,她便嫁与施靖公并迁居太原市;后来施谷兰为其生下一双儿子,但复仇之事因为施靖公的公务奔波和生活的趋向稳定而搁置。

时间到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离施谷兰父亲惨死已十年,施谷兰见期望他人替为复仇不行,便自己付诸刺杀孙传芳事宜。她以“翘首望明月,拔剑问青天”一诗改名施剑翘,两个儿子名字分别改为施刃与施羽尧后,开始大力密探孙传芳居处和购集相关的工具。因施剑翘自幼缠足,她怕影响其行动便毅然放足;施剑翘的弟弟施则凡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结业归国,他携带一柄日式军刀欲刺亡孙传芳,因施剑翘害怕打草惊蛇便暂止。

同年秋孙传芳自军政府下台后就潜居天津市生活,担任南马路清修院居士林的理事长,并定时在居士林听经坐讲。恰时施剑翘的儿子与一个叫孙家敏的孩子在同一所小学上学,施剑翘于后来四处打听知道这是孙传芳的女儿,于是跟踪孙家敏知道孙传芳住处和他的样貌与生活习惯;9月17日,她在为父亲举办十周年纪念法会时,于富明法师口中得知孙传芳定时在居士林听经讲义,她便装扮成平常人踩点,大体知道孙传芳模样、语言与行动规律后决定于11月13日采取刺杀行动。她准备付印好自己的遗嘱和《告国人书》,后在家中得到弟弟从日本带回国内的一把勃朗宁手枪,苦练枪法。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13日因下雨而孙传芳迟迟没出现,施剑翘担心孙因此出行变故,但孙传芳依是在下午三点十五分到达,如此施剑翘赶快租车回到英租界家中取来手枪。因施剑翘与孙传芳的座位距离稍远,她为了刺杀成功便称炉子太热,于是在院中居士默许下靠着较近的位子坐下。到孙传芳毫无察觉而讲经时,施剑翘忽然站起对其连开三枪,正中孙传芳后脑、太阳穴、腰部,血溅居士林。此举引得众人恐慌,但施剑翘并未逃跑反而是让居士林门卫刘恕修报警,还散发事先印刷好的卡片与《告国人书》解释自己的刺杀行为。后施剑翘被赶来的巡警王化南与曲鸿韬逮捕,她淡定自若地交出凶器并当即自首。

案发审理

案发后引起时人关注,《新天津报》在该事数小时后就第一时间号外发出,及权威报纸《大公报》《时报》等亦刊大版报道。施剑翘被天津地方法院以蓄意持枪罪和杀人罪定刑后,不服遂上诉到河北省高级法院。河北省高级法院认为她的刺杀是正义的复仇,遂为其减刑。

于是孙传芳家人不服诉,案件推到国民政府南京最高法院审理。由于孙传芳为旧军阀,施剑翘在《告国人书》中极力述说孝义,而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事情经过各报刊媒体纷纷正面报道,民意沸腾使得“各学校各民众各团体纷请特赦”,并出现了以此事为原型的小说如《侠女复仇记》。1936年8月25日,南京最高法院宣判坚持原即河北省高级法院的判决,但对施剑翘为父报仇之行为表示“实堪悯恕”。

民国政坛人物如冯玉祥、于右任、张续。李烈钧等人在此中一直为施剑翘周旋,加之民声高涨,于是国民政府终在该年10月14日下午两点给予施剑翘特赦,无受牢狱之难。

赦后活动

施剑翘出狱后便回到天津市母亲身边尽孝,后来到北平市、南京向之前援助她特赦的政府人物一一拜谢;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施剑翘奉国民政府湖南省主席张治中之命负责该省后勤服务。

合川献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施剑翘因弟弟施则凡工作原因而一家迁往四川省,次年在全民抗日和政府鼓励妇女捐机的大背景下,施剑翘便与其弟在遭受日机轰炸的合川县发起“合川献机运动”。施剑翘等在合川使用了“一元献机”方式来募集款项45万法币,最终为中国空军捐出三架飞机,支援了对日空战。此种行为得到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赞赏,并使得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派空军上将陈庆云代为参加献机仪式。其结果是动员了社会各阶层人民,社会从上到下亦纷纷响应,《中央日报》、外语刊物《战时中国》等竞相大篇幅报道。其收效宏大,使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及官方在1941年6月将此运动经验向全国推行,“献机救国”的社会风潮由此掀开。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冯玉祥邀请她领导更大规模募机活动的“重庆运动”,她及时进行婉拒而引得时人尊敬。

为国贡献

从1946年到1952年施剑翘一直经营着自己创办的苏州从云小学。这个小学以其四叔施从云的名字所命名,以收养社会弱势家庭儿童或孤儿为主,在社会上受到文化人士好评。这期间施剑翘为了解决学校活动资费等与多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接触,并将从云小学作为地下党转移,培养革命青年和《光明报》的刊版的掩护点。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军飞行员刘善本投诚,施剑翘亦为其家人给予保护与援助;1949迎接苏州解放后,还支持她的两个儿子报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校,并在该年当选为苏州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为妇女平等权利呼声。1951年,她的妹妹施纫兰在美国取得硕士学位,施剑翘于次年劝说回国;施纫兰回国后担任北京医院妇产科医生,成为一名妇产科专家。

晚年生活

1949年后施剑翘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于1952年离开从云小学到北京养病,并成为碧云寺的一名佛家居士。但她依然关注社会发展,在1956年曾向毛泽东主席写信反映她所知的社会问题,后来毛主席回信让她注意身体并捎予物质保障。她与画家徐悲鸿的关系不错,徐悲鸿在合川时曾卖字画支持施剑翘募筹战机,后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还赠予她自己的字画。

六十年代她著写自传,后因之前的事情卷入政治动乱,但在70年代被人们平反和推举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79年8月27日,74岁的施剑翘因大肠癌病逝,火化后葬于苏州城西天灵公墓。她最后的遗愿是台湾回归中国大陆统一,其子施羽尧有《女杰施剑翘》述其母生平。

施政举措

受共产党主义教育影响,造福人民

1937年,施剑翘在慰劳平行关大捷的八路军将士时,认识了中共干部徐特立同志。1938年前去武汉慰劳空军飞行员时,列席“战灾儿童义养会”又见到了史良和邓颖超同志,并化名与邓建立了通信联系。其后又通过陶行知先生,多次到重庆市拜访周恩来和董必武同志。1936年,她特赦出狱后去南京拜谢冯玉祥将军对她的营救,接受冯玉祥将军的教导,积极投身抗战,1946年筹建从云小学,再次受到冯将军的支持鼓励。这些共产党干部和爱国民主人士对施剑翘后半生影响很大,促使她日后为人民解放和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在大片国土沦陷后,施剑翘全家迁往四川省合川县,恰巧,大画家徐悲鸿也暂居此地,为给抗战募捐,施剑翘担任了合川县献机委员会指导长,她卖光了自己的首饰和贵重物品,并在徐悲鸿的襄助下,仅合川一地就募集到三架战斗机献给抗日空军。

1943年秋天,陶行知为办学筹款临时请施剑翘帮忙,凭借“民国侠女”的声誉,筹款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施剑翘也为陶行知先生艰苦办学的精神所感动,决心投入到平民教育中去。抗战胜利后,经冯玉祥引荐,施剑翘拜访了陶行知先生,学习教育思想、办学方针和办学经验。陶行知先生还推荐办学经验丰富的孔令宗助其办学。1946年,施剑翘在平江区南显子巷的安徽同乡会馆正式开办从云小学,该校由宋庆龄任名誉董事长,冯玉祥、周至柔任董事长,施剑翘任校长,孔令宗任校务主任。

智避监视,转达慰问

1946年,原中国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刘善本,驾驶B-24型轰炸机(当时国民党中最大、最先进的飞机之一)飞往延安市,成为国民党军中第一个驾机起义的人。他的家属住在上海市,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监视,生活困难,周恩来同志两次托人送钱给他家属都未成功。后来他把这个任务托付施剑翘,她勇敢地接受下来,并利用过去在武汉劳军时认识的一些空军上层人士,乘坐空军司令部的军用吉普车直驶刘家,大声训斥监视的特务,又赏钱给他们买汽水喝。乘他们离开的间隙将钱交给刘善本的爱人周叔璜,并转达周恩来同志的慰问。

劝说国民党军亲友,动员美国学医的胞妹

抗日战争胜利后,施剑翘随母亲和兄弟定居南京,她多次去梅园拜访周恩来和邓颖超。施剑翘坚信中国的未来属于共产党,她劝说担任国民党74军中将军长兼南京警备司令的嫡堂兄施中诚,迫使其兄答应辞去军长职务,不直接与解放军作战。她还说服两个中国国民党少将军衔的胞弟施则凡、嫡堂弟施仲达留在大陆为新中国效劳。而后,施则凡任南京解放军高级步兵学校教员,施仲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施剑翘又动员在美国攻读医学博士的胞妹施纫兰回新中国服务,施纫兰后在北京医院任妇产科主任医师。她还劝说当时在阎锡山部任中将参谋长的郭宗汾起义投向共产党,后来郭果然随傅作义将军起义。

创办学校,掩护革命

1947年至1948年,施剑翘先后在从云小学掩护多名地下共产党员、地下民主同盟盟员、进步爱国青年学生进行革命活动;发展组织,秘密集会,架设电台,出版地下刊物,向小学高年级学生贯彻进步思想。史良曾推荐地下民盟成员金若年来校工作,施剑翘同意金若年将从云小学作为地下民盟的活动据点,秘密印刷地下刊物《民工通讯》和《光明报》。

艰苦募捐,为国效力

解放初期,施剑翘到处募捐,维持从云小学,培养了大批人才。所在学校师生不仅勤奋学习、工作,还积极投入各项政治运动。全国解放后,施剑翘担任苏州市人大代表、市妇联副主席时,她带领全校师生踊跃捐款捐物救济灾民,购买折实公债支援国家建设,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去苏州康复医院慰问志愿军伤病员。

自抗日战争起,施剑翘组织募捐活动,积极办学,协助开展革命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设做出了贡献,成为爱国主义的代表。

1957年,施剑翘当选政协北京市委员会特邀委员。

人物关系

重要争议

关于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动机,主要有为父报仇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指使两种说法:

为父报仇

施剑翘在完成对孙传芳的刺杀行动后,向佛堂众人散发传单,明确写道:“我施剑翘今日击杀孙传芳,乃是为父施从滨复仇。”当日下午六时,《新天津报》以醒目的标题“施从滨有女复仇,孙传芳佛堂毙命”报道了此事。此后,全国师范团体及冯玉祥等人纷纷为施剑翘求情,希望她能得到特赦,他们均将施剑翘视为替父报仇的孝女。不仅如此,一些著作如《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亦佳庐小品》以及施剑翘本人的回忆录《为报生父仇,手刃孙传芳》等,也都持同样的观点,认为施剑翘的行为是出于对父亲的深深孝心和复仇之念。

军统指使

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因拒绝日本特务的拉拢,成为中国国民党特务的暗杀目标。施剑翘在国民党特务的合谋下,以“替父报仇”的名义刺杀了孙传芳,利用先进勃郎宁手枪,显然有幕后势力支持。此行动发生在冯玉祥当选国民党高官后,施剑翘选择此时动手,显然是考虑到冯玉祥与施家的关系,以期获得庇护。案发后,国民政府迅速启动特赦程序,施剑翘的自信与从容也由此而来。施剑翘为脱罪,刻意贬低孙传芳,但孙传芳在统治东南五省时军纪严明,口碑相对较好,不应被丑化。

主要作品

人物评价

对于施剑翘刺杀孙传芳这个复仇行为,当时任天津市公安局局长的刘玉书认为是一种不良之风,为社会的隐忧。如果孙传芳儿孙藉此亦报他们的杀父之仇,那么可以说施剑翘报其父仇还不如不报。同时他还对这件事情的发生“不胜痛惜”。

近代藏书家谢其章认为这种“私人报仇泄愤”的事情不应当是“光明社会中应有的事件”。

媒体则异然,大多表示这是“孝义之举”,施剑翘为侠女;时国民政府浙江省省党部委员余烈更是表示以一弱女子的身份杀死昔日的大军阀,后又主动自首所体现的“勇敢”与“沈毅”值得赞扬与学习。

施剑翘在“合川献机运动”中表现的慷慨大义激励着当时合川第二女子中学的学生们,她们认为施剑翘是一个“勇敢的女中豪杰”。

轶事典故

募捐"合川"号战机

1940年7月22日,日军出动战机108架次,分三批对合川区城区轮番轰炸,投掷炸弹和燃烧弹500多枚,全城三分之二的民房遭到严重毁坏。目睹日机的暴行,施剑翘恨得咬牙切齿,于是决定发动合川民众捐款购机。她成立了筹献“合川号”战机征募委员会。施剑翘担任献机募委会指导长,她亲自上街讲演,在动员大会上,她首先带头捐出了自己的全部金银首饰,合川的大商富绅们,在她的带动下,也纷纷献出了巨款,不到半年时间,施剑翘就在合川筹款法币40多万元,购买三架先进的战斗机,献给中国抗日空军。合川区民众自发组织的献机运动,得到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赞赏。

徐悲鸿为她画马

1941年7月,施剑翘全家从湖南长沙迁往四川合川。当时徐悲鸿也住在此地,两家又是近邻,徐悲鸿仰慕施剑翘刺杀孙传芳义举,施剑翘则久闻徐悲鸿画艺出众,两人相见恨晚,关系甚密。1947年冬至,徐悲鸿听说施剑翘要迁回故乡安徽桐城,而施女侠属相又恰巧是他最为擅长的马,便当即挥毫泼墨,为她画了这幅飞奔的骏马,并额外题赠“岂有蛟龙愁失水,只磨故剑问青天”的书法作品,表达敬仰和留念。次年初,施剑翘举家返回故乡,途经安庆探望姨侄女邓女士时,便将这幅珍贵的《奔马图》交给她珍藏。

影视作品

关于施剑翘的影视作品的人物多为化名和虚构背景。

参考资料

施剑翘.桐城市人民政府.2024-05-31

施剑翘的传奇一生.人民网.2024-04-11

施剑翘:行刺孙传芳震全国为子清白致信毛主席(2)--中新网.中国新闻社.2023-07-21

“侠女”施剑翘刺杀孙传芳始末-文摘报-光明网.光明网.2023-07-22

施剑翘:刺虎犹如刺绣时.光明日报.2024-04-11

是传奇刺客、公关天才,还是女权旗帜:《邪不压正》关巧红的原型施剑翘到底是谁?.今日头条.2023-07-22

“侠女”刺杀孙传芳始末:为父报仇 血溅佛堂(4)——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7-22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七·二二”大轰炸/一元献机运动(总第54期). 合川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0

施剑翘发动募捐"合川"号战机 徐悲鸿捐一捆作品-国内国际-河北新闻网.河北新闻网.2023-07-22

1945年8月24日:抗战胜利献金仍继续 “一元献机运动”曾轰动全国——穿越直播 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华龙网策划.华龙网专题频道.2023-07-22

施剑翘发动募捐"合川"号战机 徐悲鸿捐一捆作品-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7-22

前人如何平衡情与法-文摘报-光明网.光明网.2023-07-22

【儒生活•校史钩沉】寻访大儒名人名师之施剑翘.苏州市大儒实验小学校公众号.2024-10-12

施剑翘发动募捐"合川"号战机 徐悲鸿捐一捆作品.人民网.2024-10-14

姑苏百年老校红色印记(二)|大儒:行知岁月秉初心.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4

天津小洋楼世界里施剑翘旧居:刺杀军阀孙传芳.北方网.2024-10-12

“侠女”施剑翘刺杀孙传芳始末.光明网.2024-04-20

“东南王”孙传芳死于戴笠之手?.新浪网.2024-04-20

施剑翘发动募捐"合川"号战机 徐悲鸿捐一捆作品.中国新闻网.2024-04-16

徐悲鸿《奔马图》背后的故事.中国收藏网.2024-04-16

女杰施剑翘.豆瓣读书.2023-07-22

女刺客 (1988).豆瓣电影.2023-07-22

一代宗师 (2013).豆瓣电影.2023-07-22

历史上真实的“宫二”,比电影更精彩.光明网.2023-07-22

姜文筹拍民国侠女施剑翘传记 剧本仍在打磨.人民网.2024-04-11

十年霜刃:民国女刺客的传奇·一生.豆瓣读书.2023-07-22

邪不压正 (2018).豆瓣电影.2023-07-22

《邪不压正》:电影如何唤醒侠义书写?.今日头条 .2023-07-22

原创话剧《特赦》首演再现民国大案 情法激辩引人深思.今日头条.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