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镇

白山镇由原白山镇与合群乡于2003年7月合并而成,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地处马山县中北部,东接里当、古寨2个瑶族乡和古零镇,南连林圩镇,西邻乔利乡,北靠百龙滩镇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乡龙湾乡,白山镇行政区域面积234.63平方千米。得天时、享地利、拥人和,是马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白山镇所辖的15个行政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总面积213.39平方公里,辖西华县、四达、镇北、同富、中学、新兴6个社区,新汉、尚新、上龙、大同市、合群、合作、内学、造华、立星、兴华、玉业、民新、古腰、三联、民族15个行政村。210国道与宾阳县至大化公路纵横过境。游览圣地仙岩山,为佛教居士活动场所。

历史沿革

1958年8月,设红旗公社。

1960年,红旗公社改为城厢公社。

1980年,城厢公社分置城厢镇

1982年,城厢镇改白山镇。

1984年,合群公社改为合群乡。

2003年7月,白山镇与合群乡合并为白山镇。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白山镇属发育型岩溶地形地貌,境内大部为岩溶地区,地势略为东、南高,西、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400米,境内最高峰位于玉业村上乡屯后背山,海拔701.2米;最低点位于兴华村定西屯,海拔148.1米。

气候

白山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21.4℃,1月平均气温12.2℃,极端最低气温-0.7℃;7月平均气温0.3℃,极端最高气温40.1℃。平均气温年较差17.1℃。生长期年平均344天,无霜期年平均362天,最长366天,最短353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1479.1小时。0℃以上持续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692.5毫米,极端年最大降水量2307.2毫米,极端最少降水量1245.8毫米。

水文

白山镇境内属红水河水系。马山河自新汉村自南向北流入红水河,境内河道长28千米。

自然灾害

白山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低温、霜冻、冰雹、雷击等。旱、涝灾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涝灾最严重一次发生在1994年7月4日,造成1.5万亩水稻、玉米受灾,减产95万千克;旱灾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3月12日,使1.53万人受灾,农业经济损失24万元,饮水困难1049人。

自然资源

白山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碳酸钙、黏土。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白山镇辖西华县、四达、同富、中学、镇北、新兴6个居民委员会,新汉、尚新、上龙、大同市、合群、合作、造华、立星、民新、三联、内学、古腰、民族、玉业、兴华1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06个村民小组,114个居民小组。253个自然屯。

截至2020年6月,白山镇辖10个社区、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合群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白山镇辖区总人口8.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860万人,城镇化率30%。另有流动人口1.9263万人。总人口中,男性42545人,占51%;女性40192人,占49%;18岁以下9737人,占12%;19~59岁59813人,占72%;60岁以上13187人,占16%。总人口中,以壮族为主,达65748人,占82.93%;有瑶族8200人,占总人口的10.34%。2011年,人口出生率11.61‰,人口死亡率3.69‰,人口自然增长率7.92‰。

截至2018年末,白山镇户籍人口88657人。

经济

综述

截至2020年6月,白山镇辖10个社区、13个行政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总面积213.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08公顷,总人口42985人。各行政村交通、通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迅速。2002年,各村优质谷种植面积7000亩,高产高糖糖料蔗种植面积3440亩,速生丰产林9500亩,黑山羊养殖数量达2.5万多只,行政村农业总产值4190万元,财政收入298.59万元;以红山水泥厂、大同双飞粉厂为重点的乡镇企业逐步发展壮大,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447万元。

白山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也都走在全县的前列,舞龙舞狮、会鼓、花灯会展等民族传统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先后组织合群村、新兴社区的铜鼓队到南宁市梧州市等地为区内外各届人士表演,多次载誉而归。2001―2002年,镇内的百悟屯、百怀屯、合灶屯、下旺屯等分别荣获“自治区文明村屯”和“自治区文明村屯”称号。

2011年,白山镇财政总收入0.4921亿元,比上年增长28.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4亿元,比上年增长24.0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109.46万元,增值率167.53万元,企业所得税72.63万元。人均财政收入597元,比上年增长28%。

2018年,白山镇有工业企业7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7个。

农业

2011年末,白山镇耕地面积35268.7亩,人均0.43亩,全部为水田、地,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2.168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81万吨,人均220千克,其中水稻0.91万吨,玉米0.79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甘蔗。2011年,甘蔗种植,面积4400多亩,产量1万吨,主要品种有台优、台糖22号等。

2011年末,白山镇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45万头,年末存栏1.25万头;牛饲养量0.82万头,年末存栏0.56万头;羊饲养量1.75万只,年末存栏0.63万只;家禽饲养量9.86万羽。

工业

2011年末,白山镇以制糖、水泥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6.6亿元。拥有工业企业6家,职工7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商业

2011年末,白山镇有商业网点650个,职工905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750万元,比上年增长8%;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1亿元。

邮电业

2011年末,白山镇邮电业业务收入1149万元,其中纯收入672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000万元。

文化

名称来历

白山镇因境内白山堡而得名。白山市,原名白,壮语byahau,意为白色的山。

交通

白山镇境内有水南高速公路、210国道、314省道等3条公路干线交会。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白山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4户;各类图书室6个,藏书1.2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150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白山镇有幼儿园20所,在园幼儿4022人,专任教师210人;小学20所,在校生7228人,专任教师49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3919人,专任教师29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2011年末,白山镇有各类科技人才53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800人,经营管理人才200人,技能人才100人,农村实用人才20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白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个,其中门诊部(所)25个;床位577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0.69张,固定资产总值8515.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80名,其中执业医师188人,执业助理医师84人,注册护士31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8.2979万人次。

结扎任务

马山县白山镇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入到开展冬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工作之中,经过县、镇、村全体计划生育工作队的密切配合,仅用一个星期时间,就完成了县下达的结扎任务。目前,该镇正在努力抓紧其他“四术”任务的完成,同时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力争在活动月期间完成好县级下达的各项指标。

白山镇的做法是:1、立足于一个“早”字,掌握工作主动性。继县冬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动员会后,该镇及时召开镇三大班子领导会议,宣布成立计生优质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任指挥长,明确分工,落实了责任,由于计划早,行动快,措施得力,从而为计生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2、排查对象,摸清底子,明确目标。为了全面掌握全镇的计划生育状况,该镇全体干部职工早出晚归,进入村屯,下到农户,逐家逐户排查,摸清了对象状况,思想动态,给这次计生优质服务活动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及奋斗方向。3、领导高度重视,亲临一线指挥,鼓舞干群斗志。在活动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镇党委、政府、人大三大班子领导,既是指挥长,又是战斗员,计生活动期间亲自带头下村入户,解决工作上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哪里有难点村,哪里有难通户,领导就出现在哪里,不仅如此,还经常检查各组的工作情况,充分发挥了领导的作用。4、密切配合,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由于目标明确,职责分明,全体工作队员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工作上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县挂点单位从人力、物力等诸多方面一直给予大力支持,镇直各单位的工作队员工作积极性高,无论白天黑夜,任务一下都能一呼百应,没有出现畏难情绪。5、责任明确,职责分清,严肃纪律。一是采取分片包干负责制,通过层层抓落实,全体工作人员时刻都把自己的职责牢记在心中,绷紧职责这根弦。6、强化服务意识,解除后顾之忧。术前,在计划生育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为稳定对象的情绪,除了耐心细地地劝导外,行动上自掏腰包为对象付款就餐,术后安排车辆接送。

体育事业

2011年末,白山镇有学校体育场24个,看台设座椅400张。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白山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3户,人数914人,支出159.51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145元,比上年增长10%;医疗救助170人次,医疗救助112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915人次,共支出14.6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14户,人数2630人,支出158.88万元,比上年增长11.4%,月人均50元,比上年增长1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0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9.6万元,比上年增长10.6%。社会福利费8.6万元,比上年增长25%;敬老院1家,床位2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0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白山镇有邮政局1处;全年报纸、期刊累计发行35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07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8万户;互联网用户1万户。

旅游

风景名胜

旅游资源概况

白山镇位于吉林省桦甸市东南部山区,东经127°14′,北纬42°44′。距桦甸市75公里。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白山地下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区域。美丽的高峡平湖,山清水秀林幽,湖水无污染,白山湖素有塞外明珠之美称,是吉林省境内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蜿蜒的湖形,古香古色的松柏翠柏和阔叶天然林,组成了一道秀美的风景线,自然形成的恐龙峰、五虎峰、将军岩、三鼎峰、金龟岛,小金蛙背猴,咀峰,奇异多姿,令游人赞叹不已,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白山湖风景区季相分明,气候宜人,春季鸟语花香,夏季峰峦叠翠,秋季五彩纷呈,冬季银装素裹,是春踏青、夏避暑、秋赏叶、冬玩雪的佳境。湖上荡舟清凉惬意,林间漫步可饱碧水青山,品尝山珍鱼餐,别具特色,是旅游观光,养生垂钓,闲遐度假的好去处。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5-21